沒有wifi的旅程

那半年多在路上的日子,無論旅舍標榜有無wifi服務我都無所謂。
那時候我連smartphone是什麼都不清不楚。也沒有手提電腦,更不懂ipad為何物。(真的很科技白痴。)

Wifi於我而言,毫無作為。

人在中亞,旅人們往往交往得熱切又溫情。
說話,對孤身在路上的旅人來說是一杯冷天裡溫熱的茶,暖呼呼的。是彼此交換資訊,也是互相鼓勵。
天知道我在那裡儲存了多少勇氣。

我已經不太記得印度居住的旅舍是否提供免費wifi,那是我在尋覓住宿的時候從不過問的事情。
我卻深切記得,在通舖休憩的時候,大部份人都是在‘做著事情’。
無論是收拾,還是聊天,還是晾衣服。或者在看書。
或許那也不是個有提供wifi的地方。

來到歐洲。青年旅舍總是熱熱鬧鬧的。
但那種熱鬧卻多了一絲冷漠。
記得一位旅者和我說:你看,大家都在對著電腦上網。那和從前旅舍裡的氛圍已經大不相同。

網絡徹底改變了人們生活的形態。wifi,smartphone像是持續不斷的革命一樣,革命進入每個人的血液裡。
再也沒有資訊是找不到的。
再也沒有人是聯絡不了的。
再也沒有真正的寂寞。(卻不知不覺進入了更深邃的孤獨。)

網絡固然方便。資料一應俱全。從網絡裡,我們得到了第一手資料。
雖然還是得小心過濾。

開始無處不在的wifi也慢慢地,改變了許多地方的旅遊形態。
越來越多旅人會問:你們提供免費wifi嗎?
於是旅舍不得不順應潮流。

然後不止在日常裡,我們不自覺地低頭。
連該休息、放鬆自己、旅行的時候,也還是不忘網絡。
我們不再只是找資料,而是在虛擬世界裡找人閒聊。

我們忘了在一天的旅程結束的時候,坐下來。細細回想今日發生的事情,今日的體會,然後一筆一字地記錄下來。
我們或許會茲茲地用smartphone或ipad或手提電腦上網。
所有的深刻,都變得淺薄。

回歸旅行的本質。
是觀望、聽、體驗。
網絡可供資訊,卻不能替代真實溫熱的交流。

那不止是旅行的本質,也是生命的本質。
我渴望和你對話,卻不喜歡以面子書與你交流。
我願意和你擁抱,那樣的溫暖該是比面子書上的千言萬語來得強烈。
我願意看見真實的你。真實的交流,而不是網絡的關懷。

然而,又是這些社交網絡,讓遠方的人變得靠近。
又是在你不得已的時候,唯一的、簡便的聯繫方式。

××××

那趟旅程回來之後,偶爾短途旅行,我總在想:我需要wifi嗎?
我真希望我能回歸2011年的時候,那麼簡單的要求。但求一宿。
重要的人,重要的聯繫,我傳簡訊。
其他時候,我不需要。

需要的資料,我可以到網咖去找。
是的,我得花點錢。但我會變得更有效率。
我只找我需要的東西。只聯繫我該聯繫的人。

然而。
從前那個連ipad也滑得不順手的人,如今也成了低頭族。

旅行時候,我還需要wifi嗎?
我不知道。

網絡還是重要的。但那不應該是全部。
我不拒絕科技,但我希望。

那只是一趟單純的旅程。
或許,我還是喜歡那個真實地走、真實地體驗、真實地交流的人。

沒有wifi的旅舍,即使沒有人可以交流,也可以讓人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懦弱和寂寞。
我想,那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
是旅程裡,認清自己的一件事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瞌睡與疼痛

又是一個睡眠不足的天。 天未亮艱難爬起來上健身房,想說早點回到家可休息。 結果第一次在健身途中感覺瞌睡。 正值生理期,更不舒服了。 尚能如斯堅持並非因為有多自律,只是能鍛鍊的時間不多。 在難得的「真正休假」,還是得去的。 我捏著圓滾滾肉肉的小腹。 吞了兩顆止痛藥。 堅持了下來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