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如不見——嗎?

 他說:就那幾天是吧?我馬上和誰誰誰說去,讓他把時間空出來。我們來聚一聚。

島國友人熱情回應。


我說:我沒想到有朋友那麼熱情地歡迎我。真的好感動。


他說:哈哈,反正我沒事。而且我們很久沒見了。


***


你為什麼要來啊?

你和家人來嗎?

(由於怕他誤會我要蹭住宿,還特意說明和一個朋友來,會自己安排住宿。如果他方便可以聚一聚)

嗯。到時看怎麼樣。


這三句連在一起,其實就是很勉強的意思了。


我心想:如果不想見就直說好了。現在是我求你見一面嗎?

然而這些都不該是我說的話。也不是我有立場說的話。


最想見面說話的人卻如此冷待。雖然知道他說話一直都是這樣直來直往,連多餘的話都不說。然而回應和態度和之前的落差卻也讓我有些適應不良。


如果你想一切都隨風。

那就當作,那是一場夢。


我不會再問了。

(再主動問你就是烏龜王八蛋!)


***


兩個他的不同回應。

失落就是這樣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