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繽紛斑斕的瓦拉納西。在那裡我待了最久,也聽了最多的故事。 |
韓國男生偏瘦。像棵竹竿一樣高。蒼白秀氣的臉。
遠看、細觀,他和一般亞洲男生都一樣。或許,少了東南亞華裔男生的熱帶膚色。
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,本來就已逐漸模糊。
然而。他那年輕的臉,隱隱透著一種純真。
在長途旅行的旅人眼眸裡,不容易察覺的純真。
純真。如水般清澈。孩子般的囈語。
總是在顛簸與自衛意識的防護下,逐漸黯淡褪色。
而他。有點不一樣。
我看到的純真,原來是他心裡的愛情在發酵。
××××
是長途旅行嗎?大概吧。
學音樂的年輕男孩。
在尋找人生目標之前,先來流浪。
嘿。浪漫的詞。
誰又是真正的流浪者?
太多人對旅行與長途旅行賦予細細密密不一而足的形容詞。
艷羨有之。嫉妒有之。
嚮往有之。不屑有之。
其實我想,誰也不必羨慕誰。
誰也不必不屑誰。
最重要的,是學會彼此尊重。
尊重每個人的旅行方式。
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。
尊重環境。
就是尊重世界。
旅人有時候學不會的,還是帶著自己的價值觀看世界。
旅行,到底是看世界,還是破壞世界?
而我也一樣。
只是記得,那時候,這個韓國男生遇見我。知道我會說中文,安靜的臉倏然一燦。
“你會中文?你可以教我一些中文字嗎?”
我笑了。微微頷首。
這個年輕男孩,真可愛。
××××
當一個學音樂的韓國男孩,遇見一個尚在唸大學的台灣女生。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?
電影、電視劇、小說,有太多這樣的情節。
誰又知道,這些事在殘酷忙碌茫然的現實世界裡,不會發生?
只要,心裡還有相信、盼望。與……純真。
而我衰老了。
再也不相信有純真的愛情。
不必顧慮身世階級收入信仰。不要想像分離痛苦吃醋要求。
只要愛。就相愛。
如同韓國男孩與台灣女生。
我和他窩坐在旅舍的客廳沙發裡,從淺淺未央的夜,聊到夜深燈熄。
聽他說他們的邂逅,他們之間的發生,他們對未來的憧憬。
我想。如果我和他熟絡一些,應該會想輕拍他的肩膀,告訴他:孩子,別怕。
當相愛時就相愛。
因為他純真的憧憬裡,還是有世俗的顧慮。
是世俗給了他包袱。還是他給自己的包袱?
誰也不能怨懟誰吧?對不?
世俗的眼光。就是人的眼光。
人言可畏。
××××
韓國男孩對台灣的印象非常好。
“他們真的很好。對我很好。”男孩說。二十四歲的學音樂的年輕男孩,來到台北。第一次嘗試當沙發客。住進了台灣女生的家。
是怎麼發生的?男孩有說嗎?
我不記得了。
女生帶他在城市裡遊走。介紹他的,想必是台北最庶民的生活。
中秋節了。和女孩一家人烤肉。
對一個陌生旅人,給予最溫暖的擁抱。
難怪對孤身的男孩來說,如此溫情。
××××
也許一開始,彼此只是感覺溫情。
有些人,總是在你遇見的一霎,就能讓你感覺溫情。
像是前世已經認識。
今生要來相見的。
溫情。不是激情或一見鍾情。
那是一種彼此想要靠近的情愫,卻不沾染任何複雜情感。
想要靠近的情懷。
溫柔而善良的情懷。
我猜。那是男孩與女孩相見時的感覺。
那個愛情發酵的夜,原來是一則曲折離奇的事故。
因這起事故,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感情起了變化。
是夜。女孩騎著機車載男孩出去兜風。
我記不太清楚。應該是淡水河邊吧?倆人在吹風聊天,忽然發現一個女子捲縮在一旁蹲坐哭泣。
夜。河邊。單身女子。抽噎。
想像力無窮馳聘。
如此古怪的場景。
女孩趨前相問。女子仰首。濕漉的臉頰,卻不是一張年輕的臉。
是四十出頭的女子了,卻像孩子一樣蹲在河邊哭泣。
韓國男孩在一旁守著。聽著那些嘰哩咕嚕他聽不懂的中文。
後來女孩告訴他。
女子在網上結識了一個男生。有了好感。相約在這裡見面。
男生來了,卻傷害了她。
怎麼那麼像電視劇裡的情節?
我小聲驚呼。
韓國男孩搖搖頭,聳聳肩。
後來,女孩要陪那女子去報警。只好撇下他。讓他自個搭車回家。
或許愛情,就是迸發在那一瞬間。
一件小事故。一則醜陋又現實的故事,忽而讓他們醒悟。彼此的真誠對待如此可貴。
很離奇的發生。
也很離奇地催促了愛情發酵。
××××
男孩拿著個小本子,小本子上寫了一些中文字。
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問。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教。唸給他聽,告訴他什麼意思。
為了女孩,他認真學習中文。
“你這樣旅行,你們怎麼相見呢?”我問。
“我們已經約好要一起到土耳其旅行。”男孩羞澀地笑了。
啊,原來約好了呢。
我微笑。有種心疼。
有句話想問,卻終究沒問。
未來呢?要如何?
××××
這樣的愛情,跨越國界,跨越所有身份階級。
韓國與台灣。雖然同為亞洲國家,相差的,又何止語言?
如此短暫浪漫的邂逅。
如此難捨難分的約定,真的能實現嗎?
即使兌現了約定,那未來呢?
男孩願意承擔嗎?
Sometimes love just ain't enough
相愛時當相愛。
該承擔時也要承擔。
愛情。到後來,就是一種承擔。
有些人把對愛情的承擔說得那麼齷齪與現實。可承擔,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。
是一種擔當。
不願承擔的人,只能漂流。
愛上不願承擔的人,也只能承擔。
或許感情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我看著男孩偶爾閃亮的瞳子,偶爾憂鬱的神色。猜想,他未必不知曉他們之間愛情的阻礙。
只是,該愛了。還是愛了。
至少,勇敢承認愛。也真正愛過。
即使往後注定要分離,也是無憾。
男孩還是勇敢的。
而我喜歡他的勇敢。
於是我不忍心問。
旅舍客廳只剩下一盞昏黃的壁燈。旅人都進入夢鄉了。
韓國男孩嘆了口氣,還是笑笑地對我說謝。轉身上樓去。
××××
我不知道後來韓國男孩與台灣女生的感情會往哪個方向走去。
現實那麼殘酷。
在許多人都認為愛情與癡情都是愚蠢的世界裡,誰還相信兩個孩子之間的約定?
二十四歲,很年輕。還是孩子呀。
可是他們比許多人都勇敢。
只是承認相愛,就已經不容易。
怕什麼?
我窩進溫暖的被子裡。心底默默祝福他們。
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。
但願他們能一起走到最後。
到今天,將近一年之後,在複述這個故事的時候,我還是真心祝福他們,如今依然相愛。
依然手牽手,一起面對往後的難關。
我想。我還是有孩子的一面,因此還有一些願意相信的時刻。
相信,就會有。
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