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惺忪醒來看見友人的訊息說:Your name is quite nice. I'm not disappointed at all.
剎那一愣。我的名字很nice嗎?
無端端幹嘛提起我名字啊?
數秒後方清醒。
我們前一日一起去看的電影《你的名字》。
是我很不要臉地硬拗他陪著我去看。
那時候他很隨意地說『就看啊』。在我千叮萬囑之下查了電影時段,約好見面時間。
卻還是在電影開映之前問我:電影到底說什麼?
然後碎碎念說都是父母帶孩子來看。
我只好半開玩笑地對他說:你就當自己是被姐姐帶來看戲的弟弟好了。
那日龜速穿越長堤來回路上發呆看書。
時光像凝固的冰,凍住了那一日的記憶碎片。
即使路途恍似漫長,抵達時候看見他在地鐵站內呆呆地遞予我Ezylink卡,還是瞬間開心起來。
雖然他還是淡淡的,老是一幅精神不濟的樣子。
我有一搭沒一搭地和他說著話。也不理他是否在思考著什麼,或在想著該怎麼走。
總是走到一半,又被帶回頭。走錯了。
我也不在乎,只跟著團團轉。
如此這般瞎繞了一下,隨意吃了兩口他買的燒烤,在電影院裡,他問我:電影到底說什麼?
這位友人真隨意得有點過份。
××××
或許是期望太高。
反而失落。
雖然仍是有些時段落淚了。
又哭又笑的。
我本來就容易哭。
××××
就差那麼一點點。
就是那麼一點點。
直搗你心臟。
直搗你心臟的那一束光。
照亮你心裡的黑暗。
就像,必須等一個。
走進你心裡的人。
不能將就,無法將就。
××××
遇見那麼艱難。
不。
是我遇見你的時候,你還不認識我。
最觸動心頭的,反而是這裡。
××××
可為何無法完全投入?
或許真的,就差那麼一點點。
後來我想了許久,也許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投入太快,少了醞釀,因而讓我若有所失。
或許會想要多看一次。
到底哪裡出了差錯?
就這樣。
一點喜歡。一點失落。一點遺憾。一點回憶。
××××
也許我比較記得的,是那段漫長的越境路。
是友人帶我去吃的日本餐。
是他帶我無聊地走在我嚷嚷著要看的聖誕裝飾的果園路上。
是一起吃冰淇淋。
是他願意陪我一起無聊。
地鐵站分道揚鑣的時候,我說了謝謝。
就看著他匆匆離開。
而我背轉身,沒有回頭。
××××
後來友人又說:Your name is surprisingly nice。
我只好回說:I know my name is nice, I know that. 再配上一個笑臉。
希望與失望之間
如果從來沒有給予希望,就不會有失望。
我討厭給予希望的人。
然而無法承受失望,又算是什麼成人呢?
該學習的,好好接受。好好處理。
然後遺忘。
××××
我總是容易淚流。
為了莫名感傷。
像那日在關口告別朋友。
原本還笑著揮手。
迴轉身即淚濕了眼眶。
難過什麼呢?
難過友人抱病,卻為了一句其實沒有說好的約定,只因我一直提起,任性地說:明明說好的。而勉強赴約。
陪我無聊了一個下午。
我算哪根蔥呢?
××××
心很疼。
又決意孤立自己。
只有孤立自己,不釋放任何情感。
我才能如他人所說的堅強。
才能走得抬頭挺胸。
才能快樂。
××××
街上晃蕩。
不經意就想起,啊。
我們曾一起在那裡喝啤酒。
我們曾在人群裡走著走著,就錯過了一個地鐵站。
那年。
我巴巴地從吉隆坡搭夜車,睡眼惺忪間來到新加坡。
只為『友人之間』的相聚。
然而記得在凌晨五時多的地鐵站,他到來接我。
邊碎碎念說幹嘛不早點短信他。
我說:讓你多睡一些嘛。
我也有我的溫柔。
只是不易顯露。
然後,就沒有了。
我討厭給予希望的人。
然而無法承受失望,又算是什麼成人呢?
該學習的,好好接受。好好處理。
然後遺忘。
××××
我總是容易淚流。
為了莫名感傷。
像那日在關口告別朋友。
原本還笑著揮手。
迴轉身即淚濕了眼眶。
難過什麼呢?
難過友人抱病,卻為了一句其實沒有說好的約定,只因我一直提起,任性地說:明明說好的。而勉強赴約。
陪我無聊了一個下午。
我算哪根蔥呢?
××××
心很疼。
又決意孤立自己。
只有孤立自己,不釋放任何情感。
我才能如他人所說的堅強。
才能走得抬頭挺胸。
才能快樂。
××××
街上晃蕩。
不經意就想起,啊。
我們曾一起在那裡喝啤酒。
我們曾在人群裡走著走著,就錯過了一個地鐵站。
那年。
我巴巴地從吉隆坡搭夜車,睡眼惺忪間來到新加坡。
只為『友人之間』的相聚。
然而記得在凌晨五時多的地鐵站,他到來接我。
邊碎碎念說幹嘛不早點短信他。
我說:讓你多睡一些嘛。
我也有我的溫柔。
只是不易顯露。
然後,就沒有了。
讀書中
如果在這裡我也無法隨心所欲,那保留此地又有何用?
××××
《春宴》大概是第一段非正式感情在逃避與彼此傷害之後看的一本書。
裡頭有許多我寫下的筆記,畫下的記號。
通通與自己當時的激烈與糾纏有所關係。
然而一些感想已是如煙。
一些文字如今讀來已嫌拖沓。
原來她只適合一時心境。
然而書裡的慶長仍是提醒了我一件事。
如果人的一生,真的能夠遇見那個如此靠近你心靈並與之相愛的人。
如果那份深沉的幻覺能夠成真,只是抵擋不住生活的現實。
許多人終其一生。
都不會遇見這個人。
而只與一個剛好的人,締結盟約,攜手世俗。
平淡過生活。
無論哪種,終究還是過生活。
我讀著書。
驀然濕了眼眶。
××××
努力地寫黎湘與文偉的故事。
卻發現黎湘在我心裡的面目仍舊模糊。
只是知道,她一直在堅持做著一件事。
她不因為挫敗而逃避。
不因為訕笑而停止。
堅忍不移。
回頭看馬國,只覺心傷失望。
有時候難過,確是為此。
××××
《春宴》大概是第一段非正式感情在逃避與彼此傷害之後看的一本書。
裡頭有許多我寫下的筆記,畫下的記號。
通通與自己當時的激烈與糾纏有所關係。
然而一些感想已是如煙。
一些文字如今讀來已嫌拖沓。
原來她只適合一時心境。
然而書裡的慶長仍是提醒了我一件事。
如果人的一生,真的能夠遇見那個如此靠近你心靈並與之相愛的人。
如果那份深沉的幻覺能夠成真,只是抵擋不住生活的現實。
許多人終其一生。
都不會遇見這個人。
而只與一個剛好的人,締結盟約,攜手世俗。
平淡過生活。
無論哪種,終究還是過生活。
我讀著書。
驀然濕了眼眶。
××××
努力地寫黎湘與文偉的故事。
卻發現黎湘在我心裡的面目仍舊模糊。
只是知道,她一直在堅持做著一件事。
她不因為挫敗而逃避。
不因為訕笑而停止。
堅忍不移。
回頭看馬國,只覺心傷失望。
有時候難過,確是為此。
無題
每次重讀慶山(安妮寶貝)的書,總讓我重燃書寫的慾望。
恍似在她的文字裡,如鏡映照出我內心的渴求。
近年她作品趨向寧靜平和。雖然依然有種冷,卻已不若早期作品裡的暴烈。
而我自己。
則在忙碌的適應生活與偶爾的胡思亂想茫然失措中,在電腦面前的手指已不若往日飛快敲打著鍵盤。
只能偶爾寫些所思所感。
可這又是何等寂寞。
恍似在她的文字裡,如鏡映照出我內心的渴求。
近年她作品趨向寧靜平和。雖然依然有種冷,卻已不若早期作品裡的暴烈。
而我自己。
則在忙碌的適應生活與偶爾的胡思亂想茫然失措中,在電腦面前的手指已不若往日飛快敲打著鍵盤。
只能偶爾寫些所思所感。
可這又是何等寂寞。
札門烏德的幻像
友人鮮少主動聯絡。
即使有,也三八無聊時候居多。
是那種人家會以為你們熟捻得應該有些什麼,其實卻什麼也沒有的異性朋友。
昨日驀然問起我札門烏德是否當年蒙古旅行的邊界之城。
我說是啊。
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年輕。
我還很傻。
××××
2016。2010。
六年前。
在三十多年的人生裡,六年算什麼呢?
或許我只能很坦然地說一句:至少六年前,我有勇氣承認當時曾經深愛過。
即使往後不過是連翻反复與折騰。
但能承認自己深深愛過一個人,又狠狠地痛過哭過。
我該為自己的勇氣驕傲。
然而勇氣總有用盡的一天。
××××
再也沒有勇氣承認些什麼。
如果有所動心,也不過是剎那幻覺。
『我喜歡你』『我愛你』
冷靜下來,不過就是四個字與三個字的差別。
卻也離我好遠。
××××
真正可以休息的時候,才發覺其實已經非常疲倦。
也只有在這些時候,才感覺到寂寞。
××××
不是不寫。
只是因為珍而重之,萬語千言。
千絲萬縷。
想寫。
卻已無言。
××××
想看煙火。
想瘋狂地玩一回過山車,坐一回摩天輪。
不是眷戀年輕。
只是年輕時候不曾輕狂過。
想做,不過就是一回。
至少是要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。
××××
札門烏德。
恍恍惚惚模模糊糊。
那年風沙曠野中。
當年失語邊界上。
那一趟有痛,有苦,有淚的旅程。
早已煙消雲散。
只慶幸。
有些友人,依然留守,不曾離去。
即使有,也三八無聊時候居多。
是那種人家會以為你們熟捻得應該有些什麼,其實卻什麼也沒有的異性朋友。
昨日驀然問起我札門烏德是否當年蒙古旅行的邊界之城。
我說是啊。
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年輕。
我還很傻。
××××
2016。2010。
六年前。
在三十多年的人生裡,六年算什麼呢?
或許我只能很坦然地說一句:至少六年前,我有勇氣承認當時曾經深愛過。
即使往後不過是連翻反复與折騰。
但能承認自己深深愛過一個人,又狠狠地痛過哭過。
我該為自己的勇氣驕傲。
然而勇氣總有用盡的一天。
××××
再也沒有勇氣承認些什麼。
如果有所動心,也不過是剎那幻覺。
『我喜歡你』『我愛你』
冷靜下來,不過就是四個字與三個字的差別。
卻也離我好遠。
××××
真正可以休息的時候,才發覺其實已經非常疲倦。
也只有在這些時候,才感覺到寂寞。
××××
不是不寫。
只是因為珍而重之,萬語千言。
千絲萬縷。
想寫。
卻已無言。
××××
想看煙火。
想瘋狂地玩一回過山車,坐一回摩天輪。
不是眷戀年輕。
只是年輕時候不曾輕狂過。
想做,不過就是一回。
至少是要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。
××××
札門烏德。
恍恍惚惚模模糊糊。
那年風沙曠野中。
當年失語邊界上。
那一趟有痛,有苦,有淚的旅程。
早已煙消雲散。
只慶幸。
有些友人,依然留守,不曾離去。
十月末。十一月
倏忽來到了十一月。
終於在上個月凌晨驚魂與一趟折騰破財之後,順利獨自駕車北上回家。
天仍黯黑。
滴滴答答縹緲淅瀝的雨。
一夜未竟,連上了凌晨時光。
即使車子上了大道,依然因為天暗而維持在時速80 - 90 左右。
對於黑暗,又因一樁事而懷抱加深的恐懼。
雨霧迷離。
那淒迷。那孤單。
我在該停的時候停下,匆匆又上車。
天濛濛亮之後,仍是淡淡淺淺的灰。
聽著劉若英。又換蔡健雅。最後王菲。
仍是舊時歌。舊時曲。
邊駕駛,邊回想。
偶爾會因為音樂而聯想到了某件事,繼而獨自哭泣。
就那麼一下下。
長征似的回家。
對我而言,那麼陌生。
××××
熙來攘往的地鐵站裡。
我環伺一周,仔細看每個人的臉。
也深怕自己錯過,怕其實已經忘了他們的臉。即使也只不過是兩個多月的事。
驀然往出閘口裡頭望去,看到那長長的雙手在大力地揮。
是那個初次見面,覺得他人如其生肖兔子的小弟。
也同時看見了那個較為沉默,卻一樣和藹的友人。
我一笑,小跑步奔了去。
然後是一整個下午,吱吱喳喳不停地說。
像是要把近一個月來沒上班時候的無語都放大數倍,拋予這兩個善良可親的小弟弟。
不斷地說。
吃的時候說。不吃的時候也說。
大概只有往廁所跑的時候沒辦法說。
也不知怎的,像上次在列城初次見面不久即放開心懷的莫名其妙。
我說得百無禁忌,笑得毫不掩飾(就是連掩嘴扮淑女都不會的那種)。
即使他們總是聽的時候多,說的時候少。
偶爾問一些我答不出來的問題。
仍是不捨得分開。
吃完甜品,即使肚子仍是撐著,卻在他們的提議下,欣然接受吃雪糕的建議。
暮日時分的武吉斯依然是喧嚷的。
涼風習習,很是舒服。
我舔著冰淇淋,像回到小時候那麼快樂。
在地鐵站前的空地上,亂聊著。
或者說,是他們聽我亂說一通。
如此衷情那段時刻。
快樂一如小孩。
××××
往關卡方向回去的巴士上。
城市。長堤。
風景刷刷倒退。
車上卻是一室的疲憊呼吸。
看見一老伯穿著T-shirt長褲,歪倒在座椅上睡下。
我望向窗外落日中的海峽。
心裡驀然悲戚。
不過隔著一彎海峽。
卻如何相距如斯遙遠。
以致人來人往,日日出國又回國。
而我呢?
巴巴地越過了長堤,沒有去見最想見的人。
不願開口不願主動。
卻毫無忌諱地告訴他們我曾經對某人告白。
『不過人家不喜歡我啦。』
說時不悲不喜,只是提及。
『那是誰啊?』
我回頭朝他促狹一笑,壞壞地說:我才不告訴你!
笑著。
××××
十月末。十一月初。
我很快樂。
只是快樂之後,我總是會想:能有多快樂呢?是單方面還是雙方的呢?
然後呢?
如果渴盼相聚。相聚可喜。
分離又是否更加不容易?
於是每回快樂的相聚之後,我總會失落好久好久好久。
在回想的時刻,越是快樂的時刻。
卻越是讓我想哭。
終於在上個月凌晨驚魂與一趟折騰破財之後,順利獨自駕車北上回家。
天仍黯黑。
滴滴答答縹緲淅瀝的雨。
一夜未竟,連上了凌晨時光。
即使車子上了大道,依然因為天暗而維持在時速80 - 90 左右。
對於黑暗,又因一樁事而懷抱加深的恐懼。
雨霧迷離。
那淒迷。那孤單。
我在該停的時候停下,匆匆又上車。
天濛濛亮之後,仍是淡淡淺淺的灰。
聽著劉若英。又換蔡健雅。最後王菲。
仍是舊時歌。舊時曲。
邊駕駛,邊回想。
偶爾會因為音樂而聯想到了某件事,繼而獨自哭泣。
就那麼一下下。
長征似的回家。
對我而言,那麼陌生。
××××
熙來攘往的地鐵站裡。
我環伺一周,仔細看每個人的臉。
也深怕自己錯過,怕其實已經忘了他們的臉。即使也只不過是兩個多月的事。
驀然往出閘口裡頭望去,看到那長長的雙手在大力地揮。
是那個初次見面,覺得他人如其生肖兔子的小弟。
也同時看見了那個較為沉默,卻一樣和藹的友人。
我一笑,小跑步奔了去。
然後是一整個下午,吱吱喳喳不停地說。
像是要把近一個月來沒上班時候的無語都放大數倍,拋予這兩個善良可親的小弟弟。
不斷地說。
吃的時候說。不吃的時候也說。
大概只有往廁所跑的時候沒辦法說。
也不知怎的,像上次在列城初次見面不久即放開心懷的莫名其妙。
我說得百無禁忌,笑得毫不掩飾(就是連掩嘴扮淑女都不會的那種)。
即使他們總是聽的時候多,說的時候少。
偶爾問一些我答不出來的問題。
仍是不捨得分開。
吃完甜品,即使肚子仍是撐著,卻在他們的提議下,欣然接受吃雪糕的建議。
暮日時分的武吉斯依然是喧嚷的。
涼風習習,很是舒服。
我舔著冰淇淋,像回到小時候那麼快樂。
在地鐵站前的空地上,亂聊著。
或者說,是他們聽我亂說一通。
如此衷情那段時刻。
快樂一如小孩。
××××
往關卡方向回去的巴士上。
城市。長堤。
風景刷刷倒退。
車上卻是一室的疲憊呼吸。
看見一老伯穿著T-shirt長褲,歪倒在座椅上睡下。
我望向窗外落日中的海峽。
心裡驀然悲戚。
不過隔著一彎海峽。
卻如何相距如斯遙遠。
以致人來人往,日日出國又回國。
而我呢?
巴巴地越過了長堤,沒有去見最想見的人。
不願開口不願主動。
卻毫無忌諱地告訴他們我曾經對某人告白。
『不過人家不喜歡我啦。』
說時不悲不喜,只是提及。
『那是誰啊?』
我回頭朝他促狹一笑,壞壞地說:我才不告訴你!
笑著。
××××
十月末。十一月初。
我很快樂。
只是快樂之後,我總是會想:能有多快樂呢?是單方面還是雙方的呢?
然後呢?
如果渴盼相聚。相聚可喜。
分離又是否更加不容易?
於是每回快樂的相聚之後,我總會失落好久好久好久。
在回想的時刻,越是快樂的時刻。
卻越是讓我想哭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
-
好久沒認真寫信給誰。 那曾經是我很衷情的一件事。 手寫的。電郵的。日記式的。明信片。 即使後來在路上,也是不斷不斷地寫。 全心傾注。耗盡心神。 卻樂此不疲。 那曾經是我在寂寞的旅途上,最深刻的寄託。 話說予誰聽? 說予你聽。 那一疊厚厚的明信片,從普西卡...
-
清晨的鴨川 讓我掬一把清水,替你洗去塵埃與悲傷。 好嗎? 如果。 你還記得傷悲。 ×××× 起了個早,在眾人皆睡的時刻。 裹了個嚴實,我吸了吸空氣裡冷冷的味道,走在無人冷清的街道上。 除了24小時便利店,其餘店鋪皆仍在沉睡中。 門戶緊閉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