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的一餐


















或許是醬青。或許是黑醬油。誰曉得呢?

在皇城的那麼多日裡,我唯一拍到關於‘用餐’的畫面,竟然只有這幅殘缺的照片。甚至連食物都沒有。

獨自一人對著食物拍照總是感覺彆扭。於是,往後的多日裡,也就沒拍了。

行旅中我總不太注重吃。我不是仙女不食人間煙火,只是對吃的要求不高。
本來就不是個對吃太重視或太挑剔的人。不追求精緻,也不追求一定美味。無論山珍海味、粗茶淡飯,我總有我喜樂的理由。
曾有個朋友說,看我吃飯是件幸福的事。即使只是一碗簡單不已的泡麵,都是一幅喜滋滋滿足的模樣。

是的。對吃,我很容易滿足。

在北京的第一個五天,我最常光顧的是一家喚作‘聚德華天’的小吃店,裡頭都是些道地卻味道怪怪的小吃。圖他勝在經濟實惠而耐飽。

我老早忘了哪些個小吃,只記得在那晨光灑滿一地的時刻,裡頭是一徑的熱絡絡。當地人,或孤身如我,或成雙,都是些上班族吧,在里里外外穿梭逡巡。店裡販賣著早晨的一頓溫飽,而我獲得的,除卻那一頓飽足,尚沾染了裡頭生活氣息的幾抹溫暖,供我接下來一整天的能量。

總是吃了附加外帶。通常是兩個包子或莢膜加包子。我的午餐也經常就這樣解決了。
選一處地點坐下。左顧右盼,也並非真的想看些什麼。

或在人來人往的798園區的某個十字路口,傾聽著、凝望著。那些來來往往,那些所謂時髦與時尚,那些通通比我好看又精彩的人。聽著碎語、望著色彩,我卻在啃包子。霎那有種錯置時空的荒謬感。

或在修葺得整齊華美的長城邊緣,邊走邊吃。聆聽,千年堆疊的歷史聲響。偶爾仰望那一片湛藍的天空,想著,是千年不變的藍天嗎?然後,也就吃完了。

或在天壇的月季花園裡,讓和風的拂面,聞花兒芳香,並搖晃著雙腳,無聊地亂想。雖如此孤獨,卻自有一種喜樂。

或在翻風的那日,圓明園裡。如此憂傷的一頓午餐。
風捲起了落葉,風沙與落葉翻飛纏綿之時,我只能抓著麵包,轉身背對。那一頓午餐,如此傷感。

舒國治在《門外漢的京都》裡說,總是吃著吃著,終會讓你有貼近自己的感覺,並且,是旅途方有的感覺。我想,我明白那樣的感覺。剎那的‘天涯孤獨的冷落感,或一些零星的隨時蹦出的感受。’
這些都不是進入餐館正正經經享用一頓溫飽所能感覺得來的。

後來,搬去了另一處住宿,最常光顧的換成了國強拉麵館。那是吃晚餐的地點。
搬來的第一晚,我沿大街走尋找吃飯的地點。都是些大餐館,要不就是樂器店,和我可是不相干。那時候卻笨得不會越過大馬路往巷子裡鑽。唯胡同裡是民生呀。而我呆得只會往大馬路邊走。

彷彿走了許久,才看見了一家‘國強拉麵館’。有飯有拉麵,大概在8元到12元人民幣左右。於是拍板決定了。

後來就懶惰再找了。晚上回到旅舍,常都覺得雙腿不屬於自己,就更沒心情再找吃的地方。
於是,接下來的四天晚上,彷彿回老家般,天天到那拉麵館報到。要不炒飯、要不番茄蛋蓋飯、要不香菇青菜飯、要不拉麵。炒飯還吃了兩次。吃著吃著,雖然不過五日,最後一日竟也有點不捨了。

我想,和我吃飯大概是蠻無趣的。尤其在旅途中。
或許是懶,或許是不太要求,往往能找到一家價錢和味道都可以接受的,就不輕易轉換了。

很懶惰找耶。

所以,就這樣悶悶的、無聊的、一成不變的,吃著同一家。
一個人的一餐,容易解決得緊。

管他呢。吃飽就算。

2 則留言:

  1. 一个人旅行时,我觉得最尴尬的是一个人吃饭。我可以很自得其乐地一个人拍照,一个人看电影,一个人逛街,一个人晒太阳,但我不喜欢一个人在馆子里吃饭。很奇怪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哈哈。的確是。但還是要吃呀。

    一個人吃飯還真的挺無聊的。。。。所以我會假裝邊看書邊吃飯。呵呵。:P

    回覆刪除

我是否你心裡的微笑

  看《不夠善良的我們》。 劇裡有一句詞:于向立對Rebecca說「其實你比較適合做他人心裡的微笑」 因為Rebecca說,本來想說做別人心上的一滴眼淚。 *** 大概是遠古時期的一齣電影《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》裡,至尊寶說有個人走進了他心裡,流下了一滴眼淚。那個人就是紫霞仙子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