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關相思
那耀眼的紅。
原來是一灑地的相思豆。
我一個人觀望著成山的相思。
相思相思。
那是相互的。
若是單思,那紅……是否暴烈底下沸騰的寂寞?
(攝於新加坡美術館SAM十一月份時候的雙年展。實在抱歉忘了創作者是誰。)
××××
一個人觀展。
其實也並不孤獨。
彩色與撞擊。
思想的流動與自得其樂的安心,依然撫慰我心。
新加坡美術館三樓某一展覽室刻意讓繪畫留白。
讓觀者自個兒詮釋畫裡內容,並賦予題目。
每幅畫六個空格。
我觀裝置、繪畫,暗自思量。
興致勃勃地寫下我的標題。
喜滋滋地離開。
有時候,就是那麼點小樂趣。
讓我不那麼悲傷。
那大概是我觀展以來,第一次不自量力地與作品‘交流’。
如果那也算是一種交流。
××××
某臉書貼文說:某君不英俊亦無驕人體格。唯有以學識圖以結識女孩。可是當女孩不識王家衛、托爾斯泰等等等等……嗯。
忘卻細節。大意如是。
我想,如果角色對調。
女子會嫌棄男生不認識誰是王家衛或某某藝術家嗎?
善良、簡單、美好、正能量。
那是人所嚮往之的個性。
如此個性美好之人,大概是許多男人心目中的好對象、好妻子。
又有誰希望一回家就遇見淚眼漣漣的林黛玉?即使她才華橫溢。
賈寶玉最後還不是甘於、樂於、安然於薛寶釵?
古時候不是說:女子無才便是德。
可見男人之膚淺。
與之共鳴曖昧無所謂。
人生伴侶就免了吧。
或許在感情世界裡,所謂才華與學識並非愛情催化劑。亦不能賴以保溫。
思想有所共鳴的人,往往個性上有所缺失。
太故我。太耽溺。
結果己溺人溺。
太嚮往學識才華與你相等之人。
只怕最後是你所退避之。
你我思想距離不能相差太遠。
但一人複雜婉轉,另一人最好簡單直接。
若能彼此包容,方向一致。
那就……天下太平。
(林黛玉不必還淚。賈寶玉不必痴傻表白心跡。薛寶釵不必費盡心思、然後假裝半推半就。紅樓夢只剩下鳳姐、賈璉、賈母等人。那豈非太也令讀者為難?)
××××
2014年一月馬來西亞爆點。
除了那不斷的漲。
大概就是蕹菜了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
-
好久沒認真寫信給誰。 那曾經是我很衷情的一件事。 手寫的。電郵的。日記式的。明信片。 即使後來在路上,也是不斷不斷地寫。 全心傾注。耗盡心神。 卻樂此不疲。 那曾經是我在寂寞的旅途上,最深刻的寄託。 話說予誰聽? 說予你聽。 那一疊厚厚的明信片,從普西卡...
-
清晨的鴨川 讓我掬一把清水,替你洗去塵埃與悲傷。 好嗎? 如果。 你還記得傷悲。 ×××× 起了個早,在眾人皆睡的時刻。 裹了個嚴實,我吸了吸空氣裡冷冷的味道,走在無人冷清的街道上。 除了24小時便利店,其餘店鋪皆仍在沉睡中。 門戶緊閉。 ...
是一種交流 u r right! :-)
回覆刪除st
真好玩的交流。呵呵~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