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桐
鉛華盡洗之後,我看見的。
是平淡的斑駁嗎
××××
在火車軌道上行走。擺pose。拍照。追逐。
想起的,會是九把刀的那些年。
還是煤礦業榮華繁盛的昔日。
我看遊人來去。
嬉笑追逐。
老式火車緩緩進站。
又緩緩退出。
像是日子翻過了一頁又一頁,在不經意間。
牆垣老了。
軌道老了。
歲月,卻一代一代地老了,復年輕。
後來我都忘了。
在菁桐,我是快樂還是悲傷。
一個人旅行慣了。
和姐姐一起,反而遺忘了感覺。
那舊日火車站。
昂揚矗立但斑駁盡顯的洗煤廠。
除了紀念品商店,和無數無數吊掛著的竹筒祈願。
菁桐在台北冬天的灰冷抑鬱裡,變成一幀只有火車軌道的畫面。
如果遊人沒那麼多(其實也不算多。)
如果紀念品商店沒那麼張揚(雖然也已經算樸實無華)
如果。
那時候沒其他人。(太貪心了)
我想,我會喜歡在菁桐這個不算大的小鎮裡。
呼吸著山與綠的氣息,踩著石子與軌道。
走一段很長很長。很安靜的路。
天空下是風。
軌道上乘著風,與人間。
有時候行旅,不過但求一刻逃離塵囂的安寧。
蕭索枯枝承載著無數遊人的祈願。
我祝福。我祈願。
留下的,不過是身後的嘆息和對未來的無限想望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
-
好久沒認真寫信給誰。 那曾經是我很衷情的一件事。 手寫的。電郵的。日記式的。明信片。 即使後來在路上,也是不斷不斷地寫。 全心傾注。耗盡心神。 卻樂此不疲。 那曾經是我在寂寞的旅途上,最深刻的寄託。 話說予誰聽? 說予你聽。 那一疊厚厚的明信片,從普西卡...
-
清晨的鴨川 讓我掬一把清水,替你洗去塵埃與悲傷。 好嗎? 如果。 你還記得傷悲。 ×××× 起了個早,在眾人皆睡的時刻。 裹了個嚴實,我吸了吸空氣裡冷冷的味道,走在無人冷清的街道上。 除了24小時便利店,其餘店鋪皆仍在沉睡中。 門戶緊閉。 ...
我也是喜欢菁桐;感觉它跟威尼斯很相似,一样的散发着自身古旧的味道,可惜味道被太多的游客给破坏了
回覆刪除嗯。至少沒有刻意添加、修舊如新。殘破倒變成一種美。:-) 可是加上喧鬧人聲旁白就變得有點突兀了,哈哈。
回覆刪除不過,我沒到過威尼斯。:P
菁桐感觉它跟威尼斯很相似?真的嗎?
回覆刪除太子賓館修復了,倒是車站還有幾分舊的味道。周末的人潮恐怖得很,讓這個小鎮頓時跟台北其他景點差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