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二街

這個馕師傅非常可愛,擺好姿勢讓我拍照。


北疆烏魯木齊。2011年,盛夏。
我無處可去,無以名狀。預算八個月的旅程才不過剛起了個頭。

恍恍惚惚間,還未進入旅行的狀態。

於是在烏魯木齊的某一天,我在市區裡晃蕩了幾乎一整天。
那日該是要找火車售票處。找著了,卻沒買票。
反而一路流離浪蕩。

一晃。就拐進了和田二街。



這可是小女孩的爺爺替我們拍的


任憑記憶,我不記得烏魯木齊的任何一道街。
卻只記住了和田二街,和那賣馕的一家子。

××××

小女孩裹著頭巾,守住擺在路邊的一桌子的馕。
好香。我戰戰兢兢地靠近。

『這多少錢?』

『一塊錢。』小女孩的聲音嬌滴滴的,很輕很輕。

我買了兩塊。往店裡頭探頭探腦。
忽而大著膽子問:我可以進去拍照嗎?

小女孩往裡頭看了看,問了大概是她爺爺吧。
爺爺轉過頭看我,羞澀地笑了笑。點點頭。

我依然扭扭捏捏的,那年輕的馕師傅卻一嘩啦地擺好姿勢讓我拍。

我笑了。

爺爺和小女孩有些羞澀,卻很友善。
我在小小的店面裡頭東瞧瞧,西拍拍的。
這華語不太流利的維吾爾族一家人卻給了我最溫和善良的笑容。

於是,疲憊的我。就在那一刻,笑得燦爛無比。
是旅程開始以來,最開懷的一次笑容。

於是的於是,對於烏魯木齊的記憶,最美麗的畫面就是在這家小小店面裡的時光。



善良溫和的一家子,是我對烏魯木齊最深情的記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