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從頭 (II)

‘我再也不要騎馬了!’一張臉橫七豎八的,早已扭曲不成形。

騎在馬背上,隨著山林裡崎嶇泥路上上下下。
個把小時?兩個小時?

還是更多?

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已隨著那一顛一顛而緊繃脫序。
如此體驗‘茶馬古道’,下馬之後對同伴說的第一句話就是:我再也不要騎馬了!

後來,你的確堅守你當初衝口而出的一句戲言。
雖是戲言,亦帶著認真。

不曉得有多少話,你說了卻沒有兌現。
又有多少諾言,你守在心裡。
沉默地執行。

不需要人知曉。


那當年在這商業貿易的道上,穿越經雲南或四川穿越至西藏的一條道路,究竟留下了多少馬蹄印與商人的交流言說?他們憑著怎樣的堅持,仰望著前方,一步一腳印地,共同寫成了這一段路的故事?

來到屬於濕地公自然保護區的拉市海,就得體驗騎馬與遊湖。那是此處的‘旅遊配套’。

我們不免俗地參與了一場心驚膽戰的騎馬配套。如果時間倒帶,我想,我們還是會體驗如此的‘新鮮事’吧?

有說,在古納西語裡,‘拉’意為荒壩。‘市’為新。新的荒壩。
冬季十二月之後,候鳥飛至,守候一季暖和。
三萬只鳥類周而復始回歸南方流連一個冬季。

然而,我除了跟照當地的旅遊配套坐船遊‘海’,對於是否有候鳥流連倒是湮渺無記憶了。

事隔多少年。
你依然在書寫那記憶遠去的事。

而你經歷了多少?
成長了多少?
愛過多少人?
傷過多少次心?

當年的溫柔原鄉。已經是一灘水的記憶。
留下的痕跡。

只鎖在文字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隔壁家的小狗

隔壁家的小狗過世了。 我不懂它幾歲。只知道我們彷彿認識了它好久。 當年它初到鄰居家,偶爾還會走錯路進錯我們家。 有時候會在門口吠著,然後我會摸摸它的頭。 再後來它不吠我們了。但也不太在意外人了。 曾經只要它心臟病的主人回到公寓樓下,我們就會聽到它吠叫。過不一會兒,它主人就上來了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