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寄出去的信

2011年,我答應人家要把照片寄回去。
2012年,我把照片打印出來。
2013年五月,我把照片和信件裝入信封。
2013年九月,我才把信件和照片一拼寄了出去。

有些話語,我收在心底。
即使相隔了許久許久。

說好會做的,一定會做。

(只是那一端的人,恐怕忘了。)

××××

簡短幾個字。
一本書(借的。不是送的。)

似乎很懶再寫長篇大論的信件。
也或許是隱約知道,你是不讀信的。

把信封丟進郵筒。
同一天,我把照片寄回去吉爾吉斯坦。

那片我們第一次見面的土地。

我只是想說:別擔心,我不再寫信給誰。
或許我只是,想讓你笑一笑。

(真怕寄失。書本可是朋友送我的。)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