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喃喃

『2013年9月26日  夜

也許那時不需要釐清的。
小說來到最後,漸漸地走向“意象”。
一種…………或許是水墨畫裡的意境。

我再也抓不清小說的紋理。
何者為主。
何者為副。

這一趟“尋找”的漫遊,像是通往自己心裡的幽冥祕境。
泅泳至深邃處。

途中……所遇見、所探尋、所追逐的
是作者的意象嗎?經歷嗎?
是真實嗎?

如果一部小說也能擁有“畫”裡的意境,那《靈山》堪稱新穎。
至少對於孤陋寡聞的我而言。

當初在撒馬爾罕留下的未竟,原來是我當初未能體會的“意境”。

是的。《靈山》顛覆了我對‘小說’的認知。』

××××

如果不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。我依然不曉得高行健是誰。
依然不知道《靈山》這本書。

如果不是因為前任我愛的人向我推薦,我甚至沒有衝動想讀這書。
我以為,那必然是艱澀難懂的。

在當年懵懂的旅程中。我邊走邊讀。
讀到了撒馬爾罕。

是什麼樣的傻勁和不理智,讓我背著一本逾500頁的厚重小說帶上旅途?

××××

單一章節幾乎可以做一個故事。
即使不記得前篇在說些什麼。

我曾嘗試牢記小說章節。
卻發覺…………
接下去是怎麼了?

我摒除一切雜物。不寫字。不讀其他的書。
專心一志。

結果我還是分不清你我他她。
結果我還是忘了。

接下來是到哪兒啦?

靈山。烏伊鎮。紹興。會稽。岷江。
等等等等。

重要嗎?

××××

抵達目的地。
重要嗎?

必要嗎?

如果不必要,那為何追逐尋覓?
為何不辭勞苦紛紛然然?

如果重要。
我找不到那河對岸的河對岸的對岸的哪裡。

那是否該搖頭嘆息。
那是否該忿恨沮喪。

××××

後來我讀到。
描寫畫裡的雪。

那已接近尾聲。

忽然像是觸動了心裡的什麼機關。
何不就把這‘小說’當成一幅畫。

一幅。
水墨畫。

我何須鉅細靡遺,追逐個前因後果。

我真的需要讀‘懂’嗎?
本來,我就不精明。不聰明。

××××

一個旅者的追尋。
常常就在那裡頭,找到一些合心意的段落。

文革的故事。文化的失落。茫茫的叢林。神秘的民謠。根。
人性。歷史。慾望。性。

依然是每一章節裡的精神象徵。

單一地讀。讀成一首歌。
然後沒有起承轉合。沒有高潮迭起。沒有主角配角。
我想,我以為。
讀完了此書。
像欣賞了一幅淡墨灰白的水墨畫。

誰是誰?
就當作是一個人吧。

我和你。不過同一個人。

又如何?

××××

在網絡翻查了一下。
有人說起尤利西斯。James Joyce 的 Ulysses。一部超厚長篇,卻只是敘述著發生在一日的事情。說那是小說語言的極境。

等我準備好(?),再讀。

《靈山》輕飄飄的。
像是那些民謠的吟唱,迴盪在那不知名的村落裡。

夜裡。

××××

反叛。自主。自由。
懂又裝不懂。
不懂又裝懂。

懂了又如何?
不懂還不是一樣讀書考試工作結婚生子逛街吃飯睡覺旅行生老病死。完成一個每一個人都堪稱完滿的人生。

××××

我一直很懷疑。
無論是瑞典文還是英文。

該怎麼翻譯出中文文字營造的意境?

頭一次我讀小說。
讓我聯想到意境。(和背景)

我又不是誰。
我只是個好奇者。

好奇。

為何中文界似乎對這樣的‘小說’,接受度偏低。
或許是我讀小說的水準太低。

我不喜歡莫言的書。
卻喜歡《靈山》裡,那種縹緲如墮五里霧的無重量世界。即使那是沉重的反差。
都消失了。或都在消失中。

或許那和心境有關。
因為我骨子裡的反叛。厭惡一切循規蹈矩又自小循規蹈矩甘之如飴。

我渴望那樣的‘反’。
可笑。

的我。

××××

『2013年9月18日

相隔兩年之後,決心重讀此書。
2011年8月15日,我出發了。
從K城到成都。
我體驗‘在路上’的起點。
也是我把厚厚一本《靈山》帶著出發的啟程。

2011年10月,在撒馬爾罕留下了《靈山》。
留在我在中亞的日子裡,最鍾愛,也帶給我最多溫暖回憶的Bahodir Guesthouse。

我只記得。末了對於《靈山》未有所悟。
雖然‘讀完’,卻一知半解。
但書本太厚重,我像了結一樁心事一樣,把《靈山》放下。
繼續我的旅程。

2013年了。
我希望,這番重閱,能啟迪一些什麼。
能為自己。
也同樣找到一些什麼。』

××××

“悟”什麼?
需要‘悟’什麼?

“了解”什麼?
需要‘了解’什麼?

要找一些什麼?

原來我從來都不懂。

真可笑。

××××

而我。
不過喃喃。

只能喃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欲言又止

我想起妳。卻不懂該說什麼。 我想起你。卻覺得不該打擾你此刻的修行。 而且你太隨意,我反而不懂得該怎麼和你說。 我想起妳。尚未有結論的事,妳也知道所有的進展,我還該說什麼? 我當然想起你。 唯一一個完全沒在社交媒體露面,沒有讓我看見任何“活著”氣息的你。 最想知道你在做什麼,生活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