競賽
This is not a competition.
我忽然想起你說的這句話。
我想,你是真的說過這句話。
而我如今會忽而迷惘。
那日有個遊戲。
讓人填表格裡的問題,藉以認識我們從來都不太認識的同儕。
其中一題:去過最多國家的人。
我們團隊一致推舉我。
然後我傻笑。沉默。
我沒數過。
需要嗎?
那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嗎?(或許是的。至少我會羨慕。)
別的團隊有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同事。
去了……忘了多少個國家。
眾人驚嘆。
我心虛。(呃……新加坡算不算?)
心虛什麼?
傻瓜。
因為你只是還有許多想要去的地方。
於是你從來都沒有想到要去比較。
一直到有人告訴你,你應該去算一下。
有必要嗎?
這是一個什麼競賽。
我旅行。我走。我要走。我能走。我不能走。我不走。我沉潛。我小旅行。我不旅行。
我有錢。我沒錢。我說我窮遊。我說我奢華遊。我說我自討苦吃。我說我看不開。
那又如何?
讀書時候比成績。
工作時候比薪水。
中年快到比幸福比財產比房子比車子。
現在還要比旅行?
有什麼事比這更累嗎?
我只想。
安安靜靜地寫。
該走的時候,就走。
××××
或許我們終究只是在漩渦裡推進。
所以從來沒有前進。
見到的是朦朧。卻以為是全部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那些關於城市與變遷
在今年無盡的焦慮與忐忑裡,我習慣性地利用“瀏覽社交網絡”與“短視頻”來麻痺神經。 在那些虛無世界裡,好像窺見真實。彷彿所有的喜怒哀樂,悲傷與欣喜,都那麼切身又那麼飄渺。 於是,我艱難地讀書。好難把書好好讀下去。 除了川端康成。 《千羽鶴》大概是我讀的第四本川端康成的小說。簡潔的文...
-
好久沒認真寫信給誰。 那曾經是我很衷情的一件事。 手寫的。電郵的。日記式的。明信片。 即使後來在路上,也是不斷不斷地寫。 全心傾注。耗盡心神。 卻樂此不疲。 那曾經是我在寂寞的旅途上,最深刻的寄託。 話說予誰聽? 說予你聽。 那一疊厚厚的明信片,從普西卡...
-
清晨的鴨川 讓我掬一把清水,替你洗去塵埃與悲傷。 好嗎? 如果。 你還記得傷悲。 ×××× 起了個早,在眾人皆睡的時刻。 裹了個嚴實,我吸了吸空氣裡冷冷的味道,走在無人冷清的街道上。 除了24小時便利店,其餘店鋪皆仍在沉睡中。 門戶緊閉。 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